用以致學VS學以致用--供過於求的世界
參考資料:溫世仁(2004)。溫世仁觀點:供過於求的世界(可點選),p109--114。台北市:天下遠見。
一、前言:
世界變化太快,知識也產生了供過於求的問題,學習的觀念必須做大大的改變了。
二、學習觀念變變變:
1.階段學習:
(1)假設:在過去改變緩慢的世界裡,16年所學足供畢後就業之用。
(2)方法:在學校學習,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4年,共16年。
2.終身學習(可點選):
(1)假設:在多變的世界裡,16年所學不夠用,還要終身吸收新知才能應付。
(2)方法:服務的單位網路送出教育內容,在家裡學習,
不會的地方透過網路詢問同仁、
前輩或是外面專業的老師,
將當天不會的通通學會。
3.隨身學習:
(1)假設:在知識爆炸的網路世界裡,提供了隨時學習的可能性。
(2)方法:現在有什麼不懂的,馬上學會。
例如透過網路或PDA(個人數位助理),
將不會的問題送出,
幾分鐘後就會有答案告訴你,幫您解決問題。
4.快速學習:
(1)假設:有了電子化的產品,可以快速學習。
(2)方法:例如透過電子字典,不到1秒鐘就可以查到一個單字。
透過溫仁編的『英語直通車』(可點選)
這套英語學習軟體,
密集學習,在6個月(1440小時)的時間內學好英文。
如果想花個十年,那是不可能學會的, 因為忘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多。
5.著迷學習:
(1)假設:人會對喜歡的、刺激性的、挑戰性的事物著迷,如此才能學得好又快。
(2)方法:例如:透過類似互動性高的電動遊戲的方法來學習。
6.用以致學:
(1)假設:今天有很多科技可用,有很多學問要學,不可能也不必要『學以致用』。
(2)方法:例如:今天要做什麼事情,從需求推演回來,我應該要學什麼知識,
然後透過網路、PDA、虛擬實境等科技的幫忙,來快速學會,以應付需要。
三、結語:
知識供過於求的世界,會用世界語、會用網路,會用科技新產品,
會用使自己著迷的方法來進行終身學習、隨身學習、快速學習,
來解決問題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