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生動的清明詩詞
參考網頁:
2.清明節詩話
一、唐代 杜牧《清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流傳最廣、兒童也朗朗上口的清明詩。形象鮮明,語意生動,清明情景,躍然紙上,堪稱千古絕唱。 |
二、唐代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纍纍春草綠。 |
清明哭祭、紙錢灰飛,生離死別,哭不聞,人歸去,雨蕭蕭。 |
三、宋代 黃庭堅﹕《清明》 |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
清明時節,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最終歸宿雖然每人都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但人生意義卻有所不同。 |
四、宋代 蘇軾《江城子》 |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年僅27歲的妻子王弗因病去逝,無法歸葬四川。十年後蘇軾在夢中與妻子相會。在夢中,蘇軾回到了故鄉眉山。還是那間新婚的故居,妻子正臨窗而坐,對鏡梳妝。但四目相對,滿腹思念,竟無從說起,只有相顧垂淚。蘇軾忘不了夫妻十年的恩愛,也忘不了別後十年的斷腸思念。他將這些情感盡訴於這首江城子中。 此詞雖非清明之詩,但清明掃墓面對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景象,不由得使人想起這首唯有淚千行的有情詞。 |
五、宋代 高菊卿 《清明》 |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做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
雖然祭奠的酒饌“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們卻相信親人能夠領受我們的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