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圖說及中英譯

 一、蒹葭(蘆葦)圖說:(joy攝於馬公雙湖園2008.04.9)

      二、蒹葭(蘆葦)解說:

參考資料:潘富俊(2001)。詩經植物圖鑑。臺北市:貓頭鷹。

1.今名蘆葦:初生曰葭,開花前為蘆,花後結實為葦 

2.歷史記事:

  (1)閔子騫後母讓親生兒穿棉花絮襖,讓閔子騫穿不保暖的蘆花絮襖。

   (2)田單火牛陣牛尾所繫者蘆葦也。

 3.一般用途:
    (1)
莖細者可編簾,稱葭簾。         

    (2)莖粗者可織席,稱葦席。
    (3)
朽莖可為柴薪,新葉可裹粽。  (4)枝葉可用來飼牛。

 三、翻譯(資料來源:詩經國風賞譯 )
 

兼葭 蘆葦 Reeds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蘆花一片白蒼蒼,露水變為白茫茫。 White infinity of reed plumes.
    White frost forms from evening dew.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我所思念的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 At the Water's edge,
    a lady whom 1 love--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阻險又漫長。 Upstream I attempt to reach her,
    The journey stretching long and hard,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順著流水去找她,她又到了水中央。 Downstream I struggle to reach her,
    Receding into a misty shroud.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蘆花一片白淒淒,露水一片仍潮濕。 White infinity of reed plumes.
    White dew still, moist.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我所思念的伊人,在河邊的青草地。 The lady whom I love-
    Limns the shore, like ice,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阻險又崎嶇。 Fading upstream she eludes me,
    On a long, arduous journey,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順著流水去找她,她又到了小島地。 I pursue her downstream,
    Shimmering on a barren mound.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蘆葦一片蒼黃,朝露閃閃發亮。 Brown infinity of wilted reeds,
    Still, wet with white glittering dew.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我所思念的伊人,在河岸的那一旁。 My lady love is beyond the bank,
    Upstream I search for her in vain,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阻險又漫長。 On the steep endless journey,
    Downstream I seek her,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順著流水去找她,她又去了小島上。 Where she seems to stand,
    On a small isle of sand.

四、註解:

  1.蒼蒼ㄘㄤ ㄘㄤ茂盛的樣子  2.伊人| ㄖㄣˊ彼人、那個人、意中人 3.溯洄ㄙㄨˋ ㄏㄨㄟˊ逆流而上。
  4.阻ㄗㄨˇ艱險難行。  5.溯洄ㄙㄨˋ |ㄡˊ順流而下。 6.萋萋ㄑ| ㄑ|草茂盛的樣子。
  7.ㄒ|:蒸發、乾燥。    8 .ㄇㄟˊ:水邊、岸邊。   9.ㄐ|:登上、升上
  10.坻ㄔˊ:水中高地。 11.采采ㄘㄞˇㄘㄞˇ:美好、繁盛的樣子。 12.ㄙˋ:水邊、岸邊。   
 

              

13.右|ㄡˋ:迂迴曲折。

 

14.ㄓˇ:凸起水面的小塊陸地。

 

 

五、音韻:(資料來源:http://www.nssh.tpc.edu.tw:8080/china/chinese/01/poem01.htm)

每章韻部不同。
第一章「陽」韻,韻腳是「蒼、霜、方、長、央」。
第二章「脂、微」合韻,韻腳是「萋、晞、湄、躋、坻」。
第三章「之」韻,韻腳是「采、已、涘、右、沚」

六、賞析(資料來源:http://www.nssh.tpc.edu.tw:8080/china/chinese/01/poem01.htm)

1.本詩作者由秋水旁茂盛的蒹葭而興起懷人之思。<蒹葭>是《詩經》中朦朧多義的上乘之作,詩的題旨所以紛歧,跟詩中的關鍵詞「伊人」含意竉統、指涉模糊有關。「伊人」可以指異性的情人,也可以指同性的朋友可以指賢臣,也可以指明主。詩意的虛泛擴展了詩的內涵,也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2.全詩分為三章,每章八句。首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寫的是秋晨露寒霜重之景,二章「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寫的是旭日初昇霜露漸融之狀,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則已是陽光普照,露水將收的時刻了。其中,景物有變化,時間有推移,時間的流逝,正足以形容引領長望之久,上下追尋之苦,思慕想念之深。在空間的轉換上:伊人的居處,從「在水一方」、而「在水之湄」、而「在水之涘」,象徵隔絕不通伊人仍然可望而不可及。「道阻且長」寫的是路的遙遠難至變為「道阻且躋」是說路越來越險峻,甚至需要攀緣而上;再變為「道阻且右」,則言路越來越曲折難行。三章所表現的處境有難度上的遞升。

3.三章的重疊複沓,反覆抒寫「可見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面對思慕的「伊人」,逆流而上求之,或順流而下尋之,詩人的心情始終是誠敬莊重的,並未因追求不得而生怨怒,這正是古人所謂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境界。

七、延伸閱讀:

            GOOGLE 搜尋:蘆葦(維基百科 、百度百科):

 

八、在水一方影音(資料來源:YouTube)

   
 1. 在水一方(鄧麗君演唱版)

 

      2.在水一方(黃美珍演唱版)

 

      3.二胡演奏

 

      4.歌詞

 

     作詞:瓊瑤 作曲:林家慶

綠草蒼蒼 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綠草萋萋 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彷彿 她在水的中央

綠草蒼蒼 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願逆流而上 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蹤跡 卻見彷彿依稀 她在水中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