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諺語】
資料來源:台大農業陳列館
1.呷米無知米價。
形容一個人只懂得吃,卻不知價格高低,跟現實生活脫勾,對周遭事物不了解,有一點不知民間疾苦的感覺。
2.時到時擔當,無米煮蕃薯湯。
「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意思,「時到時當」就是「到時候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當然,它並不是鼓勵人坐以待斃或蠻闖硬幹,絲毫都沒有成功的把握,僅懷賭一賭的心態,「無米煮蕃薯湯」就是抱著「山不轉,路轉」,才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增加成功的機會。
3.未食五月節粽,破裘不甘放。
未過端午節之前,天氣變化尚大,冷熱不一,故大衣還不能收起來。端午節以後,臺灣梅雨季結束,時序才正式進入夏季,冬衣才可以收藏起來。
4.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華語)
即使是靈巧能幹的婦女,沒米也是做不出飯來的。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5.一樣米養百樣人,一人一個樣,無人相親像。
吃同樣的米,卻養活了不同性格、不同際遇、不同身份的人。比喻社會上各形各色的人都有,或指同一家庭裡的人吃的都一樣,卻性格各異。
6.吃鹽卡多過你食米。
經驗比他人豐富。
7.偷雞不著蝕把米。(華語)
貪心得不到好處還要受害其中。
8.吃飯皇帝大。
吃飯時不許任何干擾。
9.一粒米,百粒汗。
一粒米要用百粒汗來換取,形容種田是非常辛苦的。
10.歪喙雞,食好米。
原意指嘴巴歪斜的雞,啄食不便,吃不到小粒米或碎米卻有大粒米可吃,形容殘障不幸者,常有厚福。
11.歪喙雞,擱想慾食好米。
譏笑人家不富有,卻講究美食,專挑名貴東西吃。
12.偷掠雞嘛著一把米。
比喻做生意或創業均需要資本。
13.好好米飼著臭頭雞仔。
餵好好的米,卻養出病雞來,形容花了財力、心血卻沒有得到好結果,得不到好代價。
14.一心要死,一心要食米。
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的人。
15.吃人的飯,犯人的問。
吃人家的頭路,老闆叫你做什麼工作,你就要去做什麼。
16.三碗飯,兩碗菜。
恩愛夫妻。三碗飯,是台語「相偎傍」的諧音。
17.一嘴飯,一尾魚到。
形容周到服務。喻人善於打點,工於心計。
18.好歹粿著會甜,好歹查某著會生。
「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意思。
19.交官散,交鬼死,交牛販,吃了米。
與官方交往,應酬多,開銷增加,容易變窮(散)。與鬼結交,會被害死。與牛隻買賣的仲介人(牛販)來往,因牛販仔往常至農材買賣牛隻,路途遙遠,還趕著牛步行,用餐不便,常在熟識或有交往的朋友家中吃飯,所以說交牛販吃了米。比喻交友不慎
,影響人的一生至深且鉅。
20.交官散,交鬼死,交和尚,倒垌仔米。
垌仔:裝米的桶
結交和尚,如果和尚前來化緣時,若未施予金錢,亦需倒些米給他。意義與前句相同。
21.六月六,仙草水米笞目。
仙草水與米笞目是台灣地區夏天最佳消暑食品。
22.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子方曉父母心。
要遇到事情才會知道真相與困難。
23.大暑有青粟,無青米。
粟乃指穀子的殼,這句諺語係指北部地區
的一期稻作均已收割完成。
24.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
小暑大暑期間的天氣炎熱,即便家裡有米,但是三餐都懶得煮。
25.食曹操米,講劉備的話。
吃裡扒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