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清明上河圖》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
2.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3.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统一而富于變化的畫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
4.畫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其間還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情節,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頗見功底。
5.據香港藝術館館長稱,畫中有腳店(豬肉店)、又有正店等的建築物,既能描繪當年的民生,又能把細緻的東西勾畫出來,故宋徽宗酷愛此畫,用“瘦金體”親筆在圖上題寫“清明上河圖”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