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強健心臟鬧鐘引發高血壓


午休強健心臟鬧鐘引發高血壓  飯後小憩可強健心臟

在工作時打瞌睡的上班一族,現在有了最佳藉口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午後歇一歇,能減低患上致命心臟病的機會,對男士更有裨益。

研究人員花了6年跟進23000名年過50健康的希臘成年人,這是迄今有關午睡最大型的科研。研究發現每週至少午睡3次的(每次約半小時)那些人,死於心臟病或者其他心臟問題的機會,比其他人低37%。當中又以有工作的男士,午睡效果最為明顯。

負責研究的哈佛大學學者指,工作是現代人一個主要的壓力來源,而小睡能減壓,心臟從而獲益。他相信女士也同樣受惠於午睡習慣,只是這個研究中的女受訪者死亡個案不足證明而已。調查期間,共有48名女士死於心臟病,當中6名有工作;男性死者則有85人,其中28人有工作。



常用鬧鐘可能引發高血壓  光線——人體生物鬧鐘

醫學研究證實,人類睡眠有其固有的機制,而自然醒是符合人體生物鐘規律的。光線是自然醒的必要條件,是人體內的生物鬧鐘。

清晨,人體感受到逐漸變強的太陽光線,褪黑素分泌就會減少,血清素分泌增加,新陳代謝加快,人逐漸從熟睡過渡到淺睡,直到醒來。這就是陰雨天人們往往喜歡賴床的原因。

被鬧鐘叫醒相當於醉酒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很多上班的人無法享受閒適的睡眠與自然的蘇醒,鬧鐘成了無奈的選擇。但實驗研究表明,自然醒來與被鬧鐘叫醒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效應是很不同的。從睡眠狀態過渡到清醒狀態時,人的呼吸會從16次/分鐘提高到24次/分鐘,心跳加快10次/分鐘,腦電波從8次/秒提高到30次/秒。如果突然被鬧鐘叫醒,將使人產生心慌、情緒低落、感覺沒睡醒和懸空等不適。如果是從深度睡眠中被突然叫醒,那麼,人的短期記憶能力、認知能力,甚至是計算技能都會受到顯著影響,這些能力最多為正常狀態的65%,與醉酒者相當。

常用鬧鐘可能引發高血壓

被鬧鐘叫醒還會引起身體保護性的條件反射,提高體內腎上腺素水準。這種狀態如果持續數天、數周、數月,將導致高血壓、睡眠問題和精神壓抑。日本工業健康國立研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突然被鬧鈴驚醒的人比自然醒的人血壓更高、心率更快。對此,愛丁堡睡眠中心的專家解釋說,人在睡眠時,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使人更容易在早上發病,鬧鈴會加劇這個過程。目前已有由鬧鐘引起猝死的報導。

儘量睡到自然醒


由於自然醒符合人體生物鐘規律,因此,人們應儘量睡到自然醒。具體方法為: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固定的時間就寢和起床。

為此,國外發明瞭黎明模擬器,它能模擬黎明來臨的過程,讓臥室逐漸變亮,使人自然醒來。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使用黎明模擬器者產生的疲憊等不適症狀,比使用鬧鐘者顯著減少。

如果你必須設置鬧鐘,應採用柔和的聲音或音樂。監測移動電話電磁波影響組織的專業人員提醒說,由於電子錶也會產生電磁輻射,因此建議人們將電子鬧鐘放在距離頭部至少一米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