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一:舊版CPR教學光碟

http://playlist.yahoo.com/makeplaylist.dll?SID=5230760

CPR心肺復甦術-睡美人安妮公主篇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所錄製的CPR教學光碟,

內容改編自著名童話故事「睡美人」,透過幽默詼諧的對話,

教導民眾如何學會這項救人的技巧,想學會CPR嗎?

趕快跟著CPR大使Alex及Ben,一起來學CPR吧!

參考二:台北市義勇警察大隊CPP參考資料

 

新版 CPR

只動手按壓兩乳間
【中國時報 馮惠宜台中報導】更新日期:2008/05/07 09:16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最新版心肺復甦術,CPR變簡單了,「只要在兩乳中間、雙掌扣疊、每分鐘按壓100下,持續至救護人員抵達」即可達到急救效果,不但沒有口對口、口對鼻吹氣的忌諱,且簡單易記,醫師呼籲應以此為基礎推廣全民CPR

依據 三月卅一日 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新修改CPR準則,已廢除口對口、口對鼻吹氣,一般民眾只要徒手CPR即可能救人一命。 在美國因CPR的普及,美國西雅圖統計突然猝死病人,在急救後51%存活,其中11%可以健康出院;而在美國芝加哥機場,以停機室持續播放CPR教學,統計急救成功率達23、其中56%可以健康出院,但在台灣地區急救成功率卻偏低,即使在台北市只有8.4%,而在其他地區僅1到2%。

探討台灣急救成功率偏低原因,認為過去國人忌諱對猝倒的親友或陌生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加上心肺復甦術不易記,因而國人遇到周遭有人猝倒,最多是打119叫救護車;如果病人是因為心臟病發停止心跳,只要4到6分鐘就會造成腦部或是其他器官缺氧,即使有幸救活了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臨床經驗,猝倒病人有90心室纖維顫動造成。
此時除打119叫救護車,以徒手CPR就可以維持至少三分之一的體內氧氣循環 ,讓器官不致缺氧。

口、口對鼻,而借助甦醒球打氣,但要一般民眾救路倒猝死的人,卻要求口對口人工呼吸,這樣的要求,數度引起醫界辯論。過去醫界對口對口人工呼吸、口對鼻吹氣一直認為是不衛生,可能引發疾病傳染,即使是救護醫療人員在進行CPR時也會避開直接口對口,既然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新的準則已變更為
按壓兩乳中心,每分鐘100

不但沒有衛生疑慮,又簡單好記,要推廣全民CPR就更容易了。
他指出衛生署去年才更改CPR為「叫、叫、A、B、C」,即

,檢查意識」

,打119求救」
A:暢通呼吸道」
B:檢查呼吸」
C: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


如今若依據美國心臟醫學會公布新準則,遇到猝倒病人,

民眾
可先叫名字,確定患者意識是否清醒,

握拳單指扣壓心尖,用痛的刺激看病人的反應

然後119求救

接下來,就要開使徒手做CPR,直到救護人員接手

認識新版CPR急救法 ?(資料來源:馬偕醫院醫學教育部)

美國心臟醫學會(AHA)於2005年11月公布2005年新版CPR操作技術,為使臺灣推廣之心肺復甦術能與世界接軌,衛生署於2006年5月公告新版民眾CPR急救法。新版CPR強調「叫(檢查意識)、叫(求救)、A(暢通呼吸道)、B(呼吸)、C(循環)、D(去顫)」等六個程序,其中在「循環」執行「按壓方式」時,更有「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的口訣,強調持續按壓的重要性,而壓胸與吹氣的比例,由原本的15:2改為30:2,而最後的去顫,依照現行法規規定,應由受過專業訓練之醫療救護人員操作。?

CPR ~ 叫-叫-A-B-C-D步驟說明?

「叫(檢查意識)」:拍打病患之肩部,以確定傷患有無意識

「叫(求救)」:快找人幫忙,打119,如果附近有市內電話,請優先使用市內電話,因為119勤務中心可顯示來電地址,有利於迅速救援 (馬偕院內,請總機廣播 999)(若有以下4種情形,如現場只有1人,先CPR 2分鐘再去求救:   1. 小於八歲兒童 2. 溺水  3. 創傷 4. 藥物過量)

「A」= Airway:暢通呼吸道 ,壓額抬下巴
CPR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打開呼吸道,在無意識的病人,舌底部和會厭是堵住呼吸道最常見的原因,因為舌底和會厭是附著在下顎。所以只要把壓額抬下巴,就可以把呼吸道打開。如果懷疑病患有頸椎受傷,第一次先以提下顎法把呼吸道打開,如果有困難才可以用壓額抬下巴法。除了以「看、聽、感覺」檢查外,還須注意有無正常呼吸。

「B」= Breathing : 檢查呼吸,沒有呼吸,一律吹2口氣,每一口氣時間為1秒。
當呼吸停止,無氧氣的來源,因身體儲存的氧氣不多,故心臟很快就會停止。口對口人工呼吸是最簡便的方法讓病人獲得氧氣,人工呼吸要一直做到病人能自己呼吸或有專業人員來接手。操作者吹氣前不用先深吸一口氣,僅需能在進行吹氣時讓患者胸部有鼓起,不論對象一律吹2口氣,每口氣吹氣時間為1秒 。吹第一口氣若無法造成胸部起伏;應再重新操作壓額抬下巴再試吹第二次,第二次吹氣仍失敗時應直接進入胸外按壓人工呼吸之循環,唯須注意每次的人工呼吸前都須要檢查口腔中有無異物,或可見異物將其取出。
   「C」= Circulation : CPR的第三個技巧是胸部按壓,每分鐘按壓100次。口訣: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
胸部按壓可以使血液流動到腦、肺、冠狀動脈和其他重要器官,任何時候只要做胸部按壓,一定要接著做人工呼吸。(30次胸部按壓後施行 2
次人工呼吸,也就是 30:2)。 做了5 個循環的CPR(約2分鐘)後,檢查若無脈搏,則從胸部按壓開始;若檢查有脈摶,但無呼吸,則繼續給人工呼吸。

「D」= Defibrillation:D是指體外去顫,也就是俗稱電擊 。 ?(1) 每一次電擊之後緊接著實施心肺復甦術,應對突發性心肺功能停止心室纖維顫動病患實施電擊,並每分鐘檢查一次心律。? (2)建議使用體外自動電擊器於1-8歲(以及以上)的孩童。對於目擊的突發性心肺功能停止的孩童病患,須儘速使用體外自動電擊器,但如果是非目擊的突發性心肺功能停止的孩童病患,則先行實施2個循環(約5分鐘)的心肺復甦術後,再使用體外自動電擊器。? (3)如果你對孩童(1歲以上)執行心肺復甦術而現場的體外自動電擊器沒有孩童的電擊片時,可以使用成人的體外自動電擊器與電擊貼片為孩童進行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