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總統,懂不懂教育?

資料來源:2008.03.11自由時報■ 吳忠泰(作者為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前日馬謝辯論終於觸及教育議題,卻令人大失所望;一個輕佻膚淺,一個迴避虛浮。

馬先生照著稿唸,笑咪咪的控訴民進黨教育施政口號一堆,更追問謝對杜正勝的評價。問題在把九五暫綱、九八課綱、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都說是「口號」,幕僚當文宣也就罷了,從未來總統人選嘴巴講出來,問題就大了。

高中課綱是法律賦予教育部權力和責任去訂的,而高中九五暫綱是為銜接九年一貫課程學生升高中之需,相較於八四年的高中課程標準,有無進步,學術界自有評價;復基於課程不可能完美,需不斷發展與改進,暫綱繼續修訂為九八課綱,這裡有許多人不計利益反覆錘鍊,筆者雖不能滿意,但不會輕易去全盤否定它。

而九年一貫課程,更早在八十六年就啟動,八十七年林清江部長時代確立定名,並在八十九年政權交接前就公布第一階段暫綱。馬先生把一個本於權責,跨越國民兩黨執政時期的課程修訂工程輕蔑成口號,對參與其中的文官、教師、專家,都是羞辱。

至於十二年國教,連戰先生在八十九年大選即提出做為政見,且承諾三年內實施。一個落選者的政見被執政者逐步投入資源至接近可行,這不也是連先生的光榮?筆者認為,真正的落實時機在民國一○○年至一○一年。在此之前,不管是縮短學費差距或高中職優質化,都是必要的過程,這些努力,可以輕佻說成是口號嗎?

而謝先生對杜部長的評價竟吝於面對,也很可議。杜部長的部分作為固有爭議,但謝難道認為杜的作為完全羞於見人?難道他和馬都認為幾年來整個教育部數百名文官都在吃閒飯?創設數位機會中心、精進教師課堂能力、管制失控的師培供需、接納提升高職作為、基測採納作文等,這些也是許多文官和杜部長共同努力有成的。謝可以拋開世俗觀點,對杜的功過做五五開,也可以七三或三七開,但謝竟選擇迴避,等於默認馬的指控。

事實上會讓謝難以啟齒的,應是媒體的簡化與盲從已造成眾口鑠金的壓力。真要檢討起來,誤用地方制度法的教育軍閥們,更值得國人檢討。媒體難道不知道:法律明文規定由學校校務會議訂定教科書選用辦法並選用之,但是地方政府不走修法正路,想以行政力強行指導協調成全縣市一本;法律授權教育部訂定的課綱中規定了學習時數上下限,地方政府硬是要超載加時數;不少縣市政府為討好選民,不顧師資課程準備不足,將英語課提早到國小一年級,導致小一生壓力空前;許多縣市規避法令,苛扣挪用教育經費…等等。而這些縣市長,可都是當過立委,備查或審查過相關法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