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家長聯盟 批教科書歧視工人
 
資料來源:2006.04.27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內容摘錄:

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昨天抨擊,許多國中小教科書歧視藍領勞工、單親家庭及外籍配偶子女,

他們要求修改教科書,停止複製負面刻板印象,不能讓孩子看輕勞工父母。

1.歧視藍領勞工:

如南一版小三上課文:「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例如:有人喜歡當廚師,有人喜歡當工人,有人喜歡當工程師,有人喜歡當醫生。」

聯盟理事長鍾秀梅說,上述這段文字嚴重扭曲不分藍領、白領,只要是受薪者都是勞工的概念,有歧視「工人」的味道。

2.歧視外籍配偶子女:

翰林版國一上社會課本教到「甜蜜的家庭」,

提到「夫妻其中一人不是本國人,可能會因為彼此間的文化差異,產生社會適應和子女教養的問題」,

會讓學生誤以為,外籍配偶家庭一定有問題。

3.歧視單親家庭:

翰林版同一單元介紹家庭類型,獨缺單親家庭,課文出現父母及兒女一家四口的彩色照片,

勞家盟認為,這對普遍存在的單親家庭學生也是一種隱形傷害。

4.歧視拒絕科技者:

勞家盟對於康軒版小四社會課本也有意見,課文教到「電腦網路的應用」,

提及「技術的進步,給家鄉帶來發展機會,但是只有鄉民辛勤努力,勇於接受新技術、新觀念,才能創造家庭的富庶繁榮。」

勞盟認為這段話一味歌頌技術創新,把拒絕科技者等同於無知、失敗者,完全忽略可能對鄉民造成的傷害。

5.教育部回應:

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潘文忠指出,社會論及外籍配偶、單親或藍領勞工家庭時,往往會出現負面刻板印象,

以為這類家庭及子女問題較多,其實不必然,他會商請國立編譯館以後審查教科書,應特別注意課文措詞,用中性字眼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