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95年度國教輔導團縣外參訪--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心得與建議
報告人:陳仁和、鄭文健
一、日期:95年11月8-10日 二、地點:台中及苗栗輔導團及國中小
三、心得:
1.台中市黎明國小之小太陽生態教材態園值得學習:
(1)熱誠務實的交流:此次與台中市自然與生活科技輔導團專業對話時,台中市自然輔導團召集人黎明國小沈月清校長及輔導員曹文娟主任大力邀請至黎明國小參觀校內之生態教材園建置,參觀後果然令人深感不虛此行。
(2)多元生態教材園:黎明國小於校門警衛室後方設立了「可愛動物區」、「甲蟲區」、「盆栽區」、「蔬果區」及「網室區」等生態教材園,將生態教材與校園環境合一,讓學生可以在校園中以最自然、無距離的方式接近自然生態,體會生態觀察的樂趣,而非只是在自然教室中、課堂上學習。此外如設計獨特的水生植物池,亦值得學習參考。
◎黎明國小生態園一景。 ◎黎明國小網室區內景觀。 ◎設計別出心裁的水生植物池。
2.台中市東山國中自然生態解說員制度值得借鏡:
(1) 學生當主角:此次參觀的學校只有東山國中是老師陪伴、學生負責解說,給人「學生是主角」的溫馨感覺。
(2) 生態解說員:該校自然領域教師規畫自然生態課程,編印校園與社區生態解說摺頁,成立自然生態活動社團,組訓學生自然解說員,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多元的學習方式及快樂的社會服務經驗。由解說員接待蒞校的貴賓,增加了他們的成就感,練訓了他們的社交禮儀,培養他們泱泱國民之風範。
(3) 帶著走的能力:學校希望學生三年畢業後擁有的技能也頗值得學習--水母漂、CPR急救認證、一項樂器、一項休閒體育(學校有設備齊全的健身房、桌球室、撞球室、溜冰場、韻律教室、籃球場、網球場、拔河訓練場)、中餐禮儀、西餐禮儀、建立自己的網站、爬過大坑步道、參加英檢等。另啦啦隊之組訓也令人刮目相看,表演的學生充滿自尊與自信。
四、建議:
1.發揮竹灣國小植物教材園功能:竹灣之教材園不會輸給黎明國小,但目前有點荒廢。建議多分發一位替代役男專門負責園區花木照顧事宜,配合小朋友認養及教師課程設計,再造鄉土植物教材園之第二春。
2.將校園植物之教學列入校務視導項目:各校校園植物三年前已調查過一次,並已編輯澎湖校園植物快覽手冊,分發每位教師參考。惜教育局未將之列入校務視導項目之一,以致師生對校園植物之認識不重視,影響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及生活課程之教學。可鼓勵各校建置標示牌及植物網頁,並考核學生解說校園植物之能力。
3.各校規畫學校本位課程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學生除了課業上的努力外,尤其是國中,有些學生課業跟不上成了學校的客人。各校應依據學校之背景及學生之興趣,規畫應有之設備及課程,讓學生的多元智能可以發揮,人人都可以在學校找到自己發揮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