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輔導團辦理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劃」審查說明手冊(草案)摘錄
陳仁和摘錄2006.10.22
壹、背景與實施目的
1、做為中央輔導群隔年執行縣市輔導團訪視輔導的追蹤依據。
2、以輔導團之組織發展與提升輔導團專業能力為目標。
3、引導縣市輔導團專業自主,追求自我實現。
4、本年度以實驗性質推動此項審查計畫,並將96年列為實施後追蹤修正期。
5、本項計劃審查包含兩大類:輔導團團務基本運作、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畫。
6、以上兩類均需提供相關背景資料或進行部分資料分析。
貳、縣市提報計畫應付之資料(1、2團務運作略)
序號 |
項 目 |
內容說明 |
配合審查項目(註1) |
3 |
領域層級輔導團組織與運作基本資料 |
以全縣市為單位,列附以下資料: |
|
(1)學習領域輔導團召集人基本資料與簡歷 |
2-1 2-2 |
||
(2)學習領域輔導團員基本資料。(相關項目參見附表一) |
2-3 4-1 4-2 5-1 |
||
(3)學習領域導團之組織與編制架構表。 |
3-1 |
||
(4)學習領域輔導團定期團務會議地點與時間。 |
3-1 3-3 |
||
4 |
領域層級輔導團員專業成長培訓計畫 |
(1)學習領域輔導團自行規劃之有助於輔導員凝聚向心力、激發問題意識、強化專業知能或行動力之活動與培訓課程。 (2)本計畫應包括輔導員培訓之整體構想、實施方式、課程規劃、預期效果與可能困難。 (3)基於部分縣市輔導團員規模不大,本項可與第11項:「領域優質種子教師招募與培訓計畫」整合辦理,但須註明。 |
Ⅰ-5 |
參、提報與審查程序(略)
肆、審查方式(略)
第一類:輔導團團務基本運作指標(略)
陸、第二類: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計畫審查
向度 |
編號 |
項目名稱 |
指標內涵 |
||
問題的掌握與策略擬定 |
1 |
基礎資料的搜集與建制 |
1-1縣市學校現況調查。 |
(1)包含縣市學校數、規模、地理區位分布等基本資料與分析。 (2)本項可基於不同縣市之特性與差異而調整表述方式。 (3)本項資料之表述以能夠呈現縣市規劃精進教師課室教學之問題脈絡(意識)為之最高原則。(註2) |
|
1-2縣市學習領域教學現況調查 |
(1)指學習領域在縣市的發展與實施情況的分析: (a)領域師資結構分析。 (b)領域教學型態分析。 (c)領域使用教科書版本的分析。 (d)領域基測成績分析(國中)。 (2)本項資料與分析可依不同學習領域特性而調整。 |
||||
2 |
問題掌握與目標設定 |
2-1領域教學現況問題分析與策略擬定 |
(1) 能從整體脈絡,一般性地理解領域教學現況與問題。 (2) 能從所屬縣市角度,掌握領域教學的實施環境、現況與問題。 (3) 能依據上述兩點提出精進領域教學的轉化策略。 |
||
2-2上年度輔導團各項推動工作的成效分析與評估 |
|
||||
2-3 新年度整體計畫之目標、推動重點與優先順序 |
(1) 包含配合教育部政策執行之計畫、配合縣市政府執行之計畫以及輔導團自主計畫等三項。 (2) 所提規劃能與縣市情境、領域教學問題及教師需求相契合。 |
||||
具體計畫的規劃與轉化 |
3 |
教育部指定必列之推動計畫 |
3-1到校訪視服務計畫 |
(1)所擬計畫包含過去三年(或上年度)本項計畫實施情況與檢討。 (2)所擬計畫應包含新年度本項計畫實施的整體構想、實施方式、訪視服務重點、進程與相關規劃。 |
|
3-2領域優質種子教師招募與培訓計畫 |
(1)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2)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3)所提計畫能與輔導團發展或相關精進教學計畫進行整合或配套。 |
||||
3-3配合教育部政策推動或宣導計畫。 |
(1)準確列入教育部相關政策與宣導計畫。 (2)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3)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
||||
3-4學習領域輔導團自訂之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計畫 |
(1)所提計畫包括問題或需求分析。 (2)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3)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
||||
附表一:輔導團成員基本資料表(範例)
姓名 |
服務學校 |
學校職稱 |
輔導團職稱 |
取得教職的學歷與最高學歷 |
學科/專長 |
教職年資
|
輔導員年資 |
授課節數
|
減課節數 |
專業培訓記錄 |
備註 |
李哲維 |
快樂國小 |
教務主任 |
兼任輔導員 |
花蓮師專 國北師課程所碩士 |
社會科教學 課程設計 |
15年 |
2年 |
4節 |
0節 |
93(寒)、94(暑、寒)深耕種子教師 |
擔任主任,不再另行減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說明:
1、「教職年資」指任正式教職迄今年7月31日止或累加。
2、「輔導員年資」不限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後,包括之前省輔導團或縣市輔導團。
3、「減課時數」專指因擔任輔導員職務所減授之時數。
4、「專業培訓紀錄」專指由92-95年間由教育部委託三峽國立教育研究院辦理之深耕種子教師輔導員培訓課程。
附錄一:原完整計畫
教育部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補助計畫
子計畫二「各縣市輔導團辦理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劃」
審查說明手冊(草案)
教育部國教司
95年9月22日
壹、背景與實施目的
1、本部基於:(1)、掌握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劃之品質;(2)、健全國民教育輔導團制度(3)、提升國民教育輔導團專業地位;(4)、強化中央-地方層級之教學輔導機制之功能。委託九年一貫課程各領域教學輔導群及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以下簡稱中央輔導群)擔任子計畫二「各縣市輔導團辦理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劃」之書面審查,並以此做為中央輔導群隔年執行縣市輔導團訪視輔導的追蹤依據。
2、本次審查在輔導團相關法令與制度尚未建構成熟階段之前,審查目的不在優劣之評選、也非著重績效之考核,而是以輔導團之組織發展與提升輔導團專業能力為目標。
3、本項審查特別關注縣市自主與需求,希望透過此一制度建立過程,能夠引導縣市輔導團專業自主,追求自我實現。
4、本年度以實驗性質推動此項審查計畫,並將96年列為實施後追蹤修正期,以漸進方式完善本項制度之建立。
5、本項計劃審查包含兩大類:第一類、「輔導團團務基本運作」審查(包含縣市層級與領域輔導團層級之基本規範),此部份將從「制度面」列舉輔導團運作之「基本指標」,供縣市參考,並做為審查依據。本類審查之目的係確保輔導團之正常運作與發展,以逐步健全輔導團之制度化與專業化。第二類、「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計畫」審查,以引導領域輔導團掌握輔導方向,提升執行品質為目的。「審查指標與內涵」可供縣市撰寫計畫之參考,亦作為審查之依據,日後教學輔導群進行縣市輔導團訪視服務之視導工作並可以此為追蹤依據。
6、以上兩類均需提供相關背景資料或進行部分資料分析,以協助審查單位檢視輔導團所提計畫是否能掌握學習領域輔導的問題脈絡、是否充分考量縣市特性、是否能在各種外在環境(九年一貫課程政策、輔導團制度化)仍需持續完善之前,能依縣市情境與輔導團條件,採取最佳的轉化行動。
貳、縣市提報計畫應付之資料
序號 |
項 目 |
內容說明 |
配合審查項目(註1) |
1 |
縣市層級輔導團組織與運作基本資料 |
以全縣市為單位,列附以下資料: |
|
(1)輔導團組織章程與架構(含組織定位) |
1-1 1-2 1-3 1-4 |
||
(2)輔導員遴聘資格與辦法。 |
1-5 2-1 2-2 2-3 |
||
(3)輔導員權利與義務規定。(含輔導員減課政策、相關誘因) |
4-1 4-2 4-3 4-4 5-3 |
||
(4)全縣各學習領域共同不排課時間表。 |
3-1 |
||
(5)輔導團團務運作場地名稱與地點。 |
3-3 |
||
(6)全縣輔導團團務定期會議時間與規劃。 |
3-1 3-3 |
||
2 |
縣市層級輔導團員專業培訓計畫 |
(1)指縣市教育局為輔導員所規劃之各類有助提升職能的培訓課程。(例如:初任輔導員培訓、輔導員進階培訓課程或輔導員領導力培訓課程..等)。 (2)本計畫應包括輔導員培訓之整體構想、實施方式、課程規劃、可協助之資源、預期成果與可能困難。 |
5-2 |
3 |
領域層級輔導團組織與運作基本資料 |
以全縣市為單位,列附以下資料: |
|
(1)學習領域輔導團召集人基本資料與簡歷 |
2-1 2-2 |
||
(2)學習領域輔導團員基本資料。(相關項目參見附表一) |
2-3 4-1 4-2 5-1 |
||
(3)學習領域導團之組織與編制架構表。 |
3-1 |
||
(4)學習領域輔導團定期團務會議地點與時間。 |
3-1 3-3 |
||
4 |
領域層級輔導團員專業成長培訓計畫 |
(1)學習領域輔導團自行規劃之有助於輔導員凝聚向心力、激發問題意識、強化專業知能或行動力之活動與培訓課程。 (2)本計畫應包括輔導員培訓之整體構想、實施方式、課程規劃、預期效果與可能困難。 (3)基於部分縣市輔導團員規模不大,本項可與第11項:「領域優質種子教師招募與培訓計畫」整合辦理,但須註明。 |
Ⅰ-5 |
註1:配合審查項目為屬第一類審查。
參、提報與審查程序
肆、審查方式
1、本項計畫由教學輔導群與中央團教師擔任審查。
2、教學輔導群由現任委員中籌組審查小組。審查小組分國中小各三組,每組成員包括:中央諮詢教師一人、其他委員2人,共三人。每組審查8或9個縣市。全部共計6組,總計18位審查委員。
伍、第一類:輔導團團務基本運作指標
向度 |
編號 |
項目名稱 |
指標內涵 |
補充說明 |
|
組織與編制
|
1 |
縣市政府教育局成立國民教育輔導團
|
1-1國民教育輔導團在縣市教育局組織有定位 |
|
|
1-2縣市輔導團之編組涵蓋課程綱要之學習領域 |
|
||||
1-3縣市輔導團之編組涵蓋課程綱要之重要議題項目 |
|
||||
1-4縣市輔導團之編組涵蓋國中與國小階段之成員 |
|
||||
1-5縣市之各學習領域輔導團應制定遴薦辦法,並透過公開之機制遴選國教輔導團員 |
|
||||
2 |
縣市政府教育局之國民教育輔導團成員具專業性 |
2-1縣市輔導團之學習領域召集人應具課程領導能力 |
|
||
2-2縣市輔導團之學習領域召集人應具該領域所涵蓋學科之專長 |
|
||||
2-3縣市輔導團之各學習領域輔導員應具備三年以上之正式教師資格並具備該學習領域之專長 3-1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應明訂運作規章:涵蓋運作時間、方式與組織規模等。 |
|
||||
運作與資源 |
3 |
縣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之維運 |
|
||
3-2縣市政府教育局應依規定向中央申請經費,並編列預算支持輔導團運作。 |
|
||||
3-3縣市政府教育局應提供國民教育輔導團場所和設備做為研究、討論、開會、輔導之用途 |
|
||||
權利與義務 |
4 |
縣市政府教育局明確規範國民教育輔導團員之權益 |
4-1縣市政府教育局應予國民教育輔導團員減授課務以利進行輔導。
|
4-1-1中央之補助代課經費應全數專款用於減授輔導員之課務,縣市宜能配合減課經費,對團員進行輔導更有助益 |
|
4-2縣市政府教育局應規範並落實擔任縣市國教輔導團員期間免兼導師。 |
4-2-2免兼導師之目的係派代較為容易處理,並避免不斷更換代課影響而班級經營 |
||||
4-3縣市政府教育局應保障國民教育輔導團之教師既有權益
|
4-3-3國教輔導員服務縣市各學校與教師,與原學校之互動稍少,但其服務層面更為廣泛,不應以其在校時間減少,而將之視為 對原校沒有貢獻,致使權益受損 |
||||
|
|||||
4-4縣市政府教育局應明確提出誘因,吸引優秀教師加入國教輔導團 |
|
||||
5 |
縣市政府教育局明確規範國民教育輔導團員之義務 |
5-1國民教育輔導員應參與中央規劃之專業培訓 |
|
||
5-2縣市層級和學習領域應規劃輔導員專業成長之課程並規範團員之基本參與。 |
|
||||
5-3縣市政府應配合中央課程與教學政策,明確訂定國民教育輔導團員之任務 |
|
陸、第二類: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計畫審查
向度 |
編號 |
項目名稱 |
指標內涵 |
補充說明 |
等 級 |
執行情形說明 (含困難與建議) |
|||||||
優良
|
滿意
|
待改進 |
|||||||||||
問題的掌握與策略擬定 |
1 |
基礎資料的搜集與建制 |
1-1縣市學校現況調查。 |
(1)包含縣市學校數、規模、地理區位分布等基本資料與分析。 (2)本項可基於不同縣市之特性與差異而調整表述方式。 (3)本項資料之表述以能夠呈現縣市規劃精進教師課室教學之問題脈絡(意識)為之最高原則。(註2) |
|
|
|
|
|||||
1-2縣市學習領域教學現況調查 |
(1)指學習領域在縣市的發展與實施情況的分析: (a)領域師資結構分析。 (b)領域教學型態分析。 (c)領域使用教科書版本的分析。 (d)領域基測成績分析(國中)。 (2)本項資料與分析可依不同學習領域特性而調整。 |
|
|
|
|
||||||||
2 |
問題掌握與目標設定 |
2-1領域教學現況問題分析與策略擬定 |
(1) 能從整體脈絡,一般性地理解領域教學現況與問題。 (2) 能從所屬縣市角度,掌握領域教學的實施環境、現況與問題。 (3) 能依據上述兩點提出精進領域教學的轉化策略。 |
|
|
|
|
||||||
2-2上年度輔導團各項推動工作的成效分析與評估 |
|
|
|
|
|
||||||||
2-3 新年度整體計畫之目標、推動重點與優先順序 |
(1) 包含配合教育部政策執行之計畫、配合縣市政府執行之計畫以及輔導團自主計畫等三項。 (2) 所提規劃能與縣市情境、領域教學問題及教師需求相契合。 |
|
|
|
|
||||||||
具體計畫的規劃與轉化 |
3 |
教育部指定必列之推動計畫 |
3-1到校訪視服務計畫 |
(1)所擬計畫包含過去三年(或上年度)本項計畫實施情況與檢討。 (2)所擬計畫應包含新年度本項計畫實施的整體構想、實施方式、訪視服務重點、進程與相關規劃。 |
|
|
|
|
|||||
3-2領域優質種子教師招募與培訓計畫 |
(1)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2)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3)所提計畫能與輔導團發展或相關精進教學計畫進行整合或配套。 |
|
|
|
|
||||||||
3-3配合教育部政策推動或宣導計畫。 |
(1)準確列入教育部相關政策與宣導計畫。 (2)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3)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
|
|
|
|
||||||||
3-4學習領域輔導團自訂之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計畫 |
(1)所提計畫包括問題或需求分析。 (2)所提計畫能契合縣市情境與領域教學需求。 (3)所提計畫能視輔導團條件進行轉化並發展適當的策略。
|
|
|
|
|
||||||||
註2:例甲:學校的規模à影響教師員額à影響師資結構à影響領域教學型態à影響學生學習成效à形成輔導團對領域教學輔導策略的問題意識。
例乙:學校空間分佈à影響教師研習進修à形成輔導團輔導策略的問題意識
附表一:輔導團成員基本資料表(範例)
姓名 |
服務學校 |
學校職稱 |
輔導團職稱 |
取得教職的學歷與最高學歷 |
學科/專長 |
教職年資
|
輔導員年資 |
授課節數
|
減課節數 |
專業培訓記錄 |
備註 |
李哲維 |
快樂國小 |
教務主任 |
兼任輔導員 |
花蓮師專 國北師課程所碩士 |
社會科教學 課程設計 |
15年 |
2年 |
4節 |
0節 |
93(寒)、94(暑、寒)深耕種子教師 |
擔任主任,不再另行減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說明:
1、「教職年資」指任正式教職迄今年7月31日止或累加。
2、「輔導員年資」不限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後,包括之前省輔導團或縣市輔導團。
3、「減課時數」專指因擔任輔導員職務所減授之時數。
4、「專業培訓紀錄」專指由92-95年間由教育部委託三峽國立教育研究院辦理之深耕種子教師輔導員培訓課程。
附錄二李坤崇教授提供之計畫格式
澎湖縣輔導團辦理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計畫:
○○學習領域輔導團
一、依據:教育部辦理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補助要點
二、目標
(一)提升輔導團專業能力與輔導功能。
(二)強化教學視導與評鑑機制,提升教學品質。
(三)增進教師教學專業經驗交流,提升學生學習成就。
三、行動策略
各縣市政府輔導團除團務運作、團員專業成長外,亦須就精進課堂教學計畫之精神進行推廣與實踐,再權衡本身的背景與需求,選擇優先執行的項目,轉化為各領域輔導團之實施計畫,並結合各縣市自籌財源,以精進課堂教學為導向,以教學實踐為方法,建構一個整體性的實施計畫。
(一)理念倡導
1.建立各學習領域教學資源與實踐經驗分享的網絡。
2.發展各學習領域教學評鑑與學習成就測驗工具。
(二)專業實踐
1.甄選各學習領域優質專業教師集中培訓,並作為輔導團種子教師。
2.辦理各學習領域教學觀摩、教案發表或行動研究成果分享。
3.建置各學習領域數位學習教材資料庫。
4.訂定以三年完成全縣市國中小到校輔導為原則之計畫,並落實到校教學輔導。
5.提出以示範教學為主的輔導團專業成長及輔導計畫。
6.建立輔導團員教學觀摩與分享的機制,並鼓勵錄製教學光碟,做為教學研究分析,或教學分享的資料。
7.建立各學習領域教學優良教師人力資料庫。
8.定期辦理各學習領域分區教學觀摩研討。
9.對擔任教學觀摩與分享之教師從優敘獎。
10.辦理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七至九年級基本內容宣導研習,俾利96學年度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實施。
11.參照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及能力指標,進行解讀與縱向發展脈絡分析,辦理相關研習課程,讓教師得以掌握教材的地位與教學的學習階段目標。
12.辦理創造力相關之研習課程。
(三)學習評鑑
1.辦理提昇教師多元評量與紙筆測驗命題能力專業知能研習或競賽。
2.提供補救教學策略予學校參考。
3.協助提供補救教學資源。
(四)創新發展
1.協助辦理以「精進專業、教學創新」為主之教學活動設計、優良測驗與評量工具甄選。
2.配合甄選成果,協助辦理相關專業研習及建置分享對話機制。
(五)相關研究
1.鼓勵各學習領域輔導員進行「以創意教學提升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方案。
2.鼓勵教師依照學習領域內涵進行研究,提升基礎教學能力。
3.規劃辦理各學習領域教學研究之研討會。
(六)整合評鑑
1.提出以學習領域為主軸的教學評鑑方案。
2.結合縣市政府教師教學專業評鑑指標,試辦教學評鑑。
四、計畫內涵
(一)背景說明與問題分析
1.學習領域教學現況
2.學習領域輔導團現況與優劣勢
3.上年度推動各項工作的成效與改進
(二)目標設定與規畫內容
1.新年度計畫目標、推動重點與行動策略
2.領域輔導團自辦之精進課堂教學輔導工作規畫
3配合教育部政策推動或宣導項目之規畫
4訪視服務計畫
5學習領域自辦輔導團員專業成長規畫
活動名稱
目標
主辦單位
辦理時間
辦理地點
對象人數
活動內容
預期成果
經費明細
6領域優質種子教師招募與培訓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