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澎湖漁翁教育網

澎湖縣池東國小岩之鄉探險記第二次週記    回首頁     回上頁

      ~    三 週

(10月9日 ~ 10月22日)

 

1. 校長臨時帶我們去觀察石滬。這個石滬是我們這裡唯一有愛心形滬房的石滬。因為下午剛好退潮,石滬的主人許亞士伯伯要去石滬捉魚,所以校長臨時要帶我們去看石滬。但是我們都沒有腳踏車,所以不能去了。校長拜託蔡主任載我們去觀察石滬,我們高高興興的上車,校長騎摩托車帶路。

2. 往石滬的路上風很大,蔡主任的車都快被吹翻了。風很大,海邊的沙都被吹到路上來,所以校長的摩托車就卡在那邊,我們快笑死了。(陳冠勳)

 

1. 因為我是探險隊隊長,所以我不能害怕,要鼓起勇氣接受挑戰,第一位由陳仁和校長牽著我走過陸連,冠勳和蕙文看我安全抵達,也鼓起勇氣一起走到滬房。郁惠說不想去,其實她怕被風吹到海裡面,真好笑;向潔覺得她很無聊所以向潔要陪她。

2. 到了石滬滬房,我還看到好奇怪的井,校長說那是魚井。魚井裡有好多好多的小魚,蔡主任還介紹魚井有多深、多寬。還可以放滬房裡抓上來的魚,好酷!平常還可以放抓魚用的網。(黃中丞)

 

1. 到了海邊,中丞、冠勳和我三個勇士,一起踏上通往石滬的陸連,去觀察石滬有什麼特徵。郁惠怕會摔死,向潔覺得郁惠會無聊,就在上面沒有跟我們一起下去觀察石滬。

2. 石滬裡有很多很多漂亮的小魚,我們看到蝶魚、小螃蟹和小丑魚。石滬的魚井裡面也有很多很多的蝦虎魚。聽說去年有很多很多的炸彈魚游進來滬房裡,所以是個大豐收,但是今天石滬裡都沒有大魚,石滬的主人只好很失望的走了。這個石滬是愛心形的,在右伸腳最後面彎一個鉤,讓想游出去的魚又繞回石滬裡。建造石滬的人真是太聰明了,能想出這種捕魚的訣竅。(陳蕙文) 

 

1. 因為風浪太大,我怕被風浪打到海裡去,而且通往滬房的石堤長滿了青苔和牡蠣,我覺得很不好走,所以我不敢下去。向潔留下來陪我,我覺得向潔表面上說要陪我,可是我覺得向潔也是害怕。

2. 我們兩個就在海蝕平台上挖牡蠣、撿大頭螺和燒酒螺。漲潮的時候海蝕平台水比較多,退潮的時候海蝕平台水比較少。大人喜歡在退潮的時候撿螺螄,漲潮的時候釣魚。小朋友都喜歡在海蝕平台抓螃蟹,抓小魚和挖牡蠣。我想,一定還有人希望抓到光手滑面蟹和玳瑁石斑魚,不過要小心,萬一被螃蟹夾到不要亂甩,不然會越夾越緊。(洪郁惠)

 

1. 風浪很大,所以郁惠不敢下去,我在岸邊陪她。我在礁石上挖牡蠣。校長帶冠勳、中丞和蕙文下去看石滬。蕙文是最勇敢的一個女生,假日的時候,她經常和媽媽下海捉魚,所以她不怕。

2. 我們在海蝕平台上邊看到了螃蟹、小魚和珠螺之類的東東,好有趣喔!我們還看到有的石頭被海水和海浪吹打成球形的石頭,有的石頭有像圖畫一樣的紋路,也有像蜂窩的石頭。看到各種不一樣的石頭,大家都很開心。
(許向潔)

 

指導老師的話:

1. 因為是臨時要跟石滬主人去巡滬,所以小朋友沒有騎腳踏車到校,我想和他們一起走路去看石滬,結果所有小朋友都反對,還好蔡主任幫忙載小朋友去,感恩喔!

2. 到了石滬,有的小朋友害怕,其實澎湖的小朋友應該要有不怕風浪的勇氣才對,但是那兩個小朋友可能沒有下海的經驗,所以只敢在海蝕平台觀察。實際的經驗對小朋友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3. 我寫了一封信給家長,告訴家長每位小朋友寫週記的重點,請家長配合指導。有一個小朋友在家由家長指導,有四個小朋友利用學校的電腦來書寫,寫完後我稍作指導,請他們用LOXA的信箱傳給本次負責的冠勳,冠勳彙整複製後傳給我。這次小朋友的週記我告訴他們除了要長葉子以外,還要開花,也就是除了要講出重點外,還要有趣,小朋友好像還聽得進去,表達能力的指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每次提示一點,快不得。

4. 石滬是澎湖很重要的產業,要了解澎湖海蝕平台的地質地形與生物,石滬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編寫了一份石滬的講義給小朋友參考,讓小朋友了解文獻探討的好處,接著要開始練習紀錄物種了,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