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解說 |
|
栗蕨
鳳尾蕨科 二至三回羽狀複葉 全株有毒 發現於西嶼池西公墓 |
![]() |
口語解說 |
|||
中名 |
栗蕨 |
科
別 |
碗蕨科 |
葉柄粗壯,顏色栗黑有光澤,所以叫栗蕨。羽片是二到三回羽狀複葉。葉軸和羽軸末端總是卷曲。孢子囊群曲線狀排列在葉緣,並受到葉緣反卷而成的假苞膜覆蓋。我的全株有毒,誤食會造成消化道發炎,中樞神經麻痺。 |
詳細解說 |
|
1.中 文 名 | 栗蕨 |
2.發 現 地 | 池西公墓古井及防空洞。 |
3.學 名 | Histiopteris incisa |
4.科 別 |
碗蕨科 |
5.別 名 | 溫泉蕨、北投羊齒 。 |
6.生 活 型 |
多年生草本 |
7.特 徵 |
(1)根莖發達,直徑可達1公分以上,長匍匐狀橫生,披覆黑褐色毛狀窄鱗片。 (2)葉柄粗壯且長,有時甚至可達2公尺以上。 (3)葉片三角狀卵形至寬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狀複葉。 (4)葉多少肉質,葉面鮮綠色,葉背粉白色。 (5)羽片及小羽片對生,無柄,葉軸兩側四個小羽片連合成蝶狀。 (6)孢子囊群沿葉緣著生,葉緣反捲而成的假苞膜所保護。 |
8.分 布 | 台灣低海拔火災基地常見、於溫泉豐富或硫磺氣強旺的潮溼地常見其大型植株。 |
9. 用 途 | 觀賞用。植株有毒,不可食用。 |
10.參考資料 | 郭城孟(2001)。蕨類圖鑑,p139。臺北市:遠流。 林仲剛(1996)。臺灣蕨類植物的認識與園藝應用,p90。臺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
更多網路資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