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解說 |
|
鱗蓋鳳尾蕨
鳳尾蕨科 一回羽狀複葉 孢子囊群呈線形排列 發現於大城北16號前 |
![]() |
口語解說 |
|||
中名 |
鱗蓋鳳尾蕨 |
科
別 |
鳳尾蕨科 |
我從白沙小赤崁移植過來。我和木賊是比較會到處去拓展地盤的蕨類。我的一回羽狀複葉叢生散開,是澎湖蕨類中較長的;葉軸著生淡色鱗片;褐色的孢子囊群,著生羽片背面的細脈頂,呈線形排列,受反卷保護。 |
詳細解說 |
|
1.中 文 名 | 鱗蓋鳳尾蕨 |
2.發 現 地 | 小赤崁民宅、西衛民宅牆壁。 |
3.學 名 | Pteris vittata L. |
4.科 別 |
鳳尾蕨科 |
5.別 名 | 蜈蚣草 。 |
6.生 活 型 |
多年生草本 |
7.特 徵 |
(1)根莖短,直立或斜上,不分歧,密披淡褐色細長鱗片。 (2)葉柄長3-25公分,密披與莖相同之鱗片。 (3)葉片長橢圓形,長25-70公分,一回羽狀複葉。 (4)羽片基部心形,無柄,下段羽片逐漸縮短,營養羽片的邊緣鋸齒狀,多少朝下反捲。 (6)孢子囊群長線形,位於羽片兩側邊緣,由葉緣反捲而成的假苞膜所保護。 |
8.分 布 | 台灣全島低海拔開發地區常見。 |
9. 用 途 | 觀賞用。 |
10.參考資料 | 郭城孟(2001)。蕨類圖鑑,p174。臺北市:遠流。 林仲剛(1996)。臺灣蕨類植物的認識與園藝應用,p98。臺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
更多網路資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