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解說 |
|
海岸擬茀蕨
水龍骨科 葉厚肉質到革質 曾於吉貝嶼古井發現 |
![]() |
口語解說 |
|||
中名 |
海岸擬茀蕨 |
科
別 |
水龍骨科 |
我從吉貝嶼的古井移植過來,是龍門國小洪清林老師發現我的。我的葉厚厚的,又很光滑,一回羽狀深裂,頂端的那一片葉子最長。我的孢子囊蠻大的,圓形,剛生時是淡綠色的,成熟以後就變成褐色。我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對乾旱與日光的忍受力還算不錯! |
詳細解說 |
|
1.中 文 名 | 海岸擬茀蕨 |
2.發 現 地 | 吉貝嶼古井。 |
3.學 名 | Microsorium scolopendrium |
4.科 別 |
水龍骨科 |
5.別 名 | 琉球金星蕨 |
6.生 活 型 |
多年生草本 |
7.特 徵 |
(1)根莖粗壯發達,長匍匐狀延伸,分歧性高,外表有黑褐色鱗片。
|
8.分 布 | 台灣境內以東部及南部的海岸較普遍可見。生長在沿海石礫地,或近山區的礁、山溝等 |
9. 用 途 | 觀賞用。 |
10.參考資料 | 郭城孟(2001)。蕨類圖鑑,p216。臺北市:遠流。 |
更多網路資源.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