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澎湖的地理環境 撰稿攝影:翁安明
 

壹、澎湖群島名稱的由來

澎湖群島是由將近一百個大小不同的島和岩礁組合而成,古時曾有「島夷」、「西瀛」、「澎海」、「平湖」之稱。是取它位在台灣西側,四周海域波濤洶湧,內海卻平靜如鏡的意思。

澎湖廳志說明:「澎,不是海疆,而是海島,各島是星羅棋布,遠近錯列,。媽宮城居中控制,形勢包藏,是群島之主。港內波平如鏡,可容千艘,以西嶼為外捍,金龜頭(金龍頭)為右臂,由東南防衛者,以蛇頭(風櫃尾)為左衛,大小案山為下臂,鎖住港門。由此看來『澎湖』二字所寓的,「港外奔濤『澎』湃,港內澄浮如『湖』」,即是「澎湖群島」得名的由來」。

貳、黑金傳奇-玄武岩

明朝末年,中國大陸到澎湖沿海的海盜十分猖獗,到處搶掠燒殺。當時,全澎湖最有錢的傳奇人物「張百萬」,往來澎湖大陸之間做生意。他為了確保船隊的安全,費盡苦心。可是,海盜終於還是來了。海盜的首領對著張百萬說:「明天中午,你必須把錢交出來,否則你身家性命難保。不過也有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我們來比賽看誰的金子多,只要你贏了,我從此以後就不再找你的麻煩。」話說完,海盜首領就走了。張百萬心想:海盜終年累月的搶劫,金子一定比我多,正當他陷入苦思之際,皎潔的月光照在他家的圍牆上。突然,靈機一動,他想出了一個妙計。隔天中午,海盜首領站在船上,張百萬站在岸邊,兩人相距百尺之遙,雙方約定每人丟一塊金子到海中,誰先丟完誰就輸。剛開始海盜首領洋洋得意,以為他一定穩操勝算。可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張百萬還是有許多的金子往海裡丟。當海盜丟完最後一塊金子後,張百萬還是有許多的金子堆在岸邊。海盜首領知道自己輸了,於是揚帆而去,從此不再為難張百萬的船隊了。

小朋友,你知道張百萬是怎麼贏的嗎?原來他的金子都是海邊撿來的玄武岩,玄武岩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像極了黃金,使得張百萬因此逃過一劫。


參、澎湖群島地理環境介紹

一、地理位置

澎湖群島四周海域波濤洶湧,內海平靜如湖,是火山熔岩之玄武岩組成的群島,有將近一百個大小不等的岩礁散佈在南北長約60 公里,東西寬約40 公里的海面上。它的絕對位置在北緯23 9 分至47 分;東經119 18 分至42 分之間。就地理上的相對位置而言,澎湖群島位於台灣海峽中央稍偏東南,距台灣嘉義最短距離約24 浬,距中國福建最短距離約75 浬,是東海與南海的天然分界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二、面積與人口

澎湖群島面積約127 平方公里,其中以澎湖本島(64 平方公里)最大,其次是西嶼、白沙島。人口數以1969 年的12 萬多人為最多,後來逐年外流,到2006 9 月已減少到約9 2 千人。

三、氣候與潮汐

(一)氣候:

澎湖各島地勢平坦,地形無太大高低起伏變化,無高山、河流,氣候上的特色為:(1)氣溫適中 (2)降雨稀少 (3)季風強勁。

(二)潮汐:

群島最高與最低潮差平均約2 公尺多,高低潮差產生的潮間帶面積高達群島的百分之三十,形成非常特殊的海岸溼地。

四、玄武岩形成原因

組成澎湖群島的火山熔岩-玄武岩,是在約1800 萬至800 萬年前由地表裂隙湧出,熔岩流出後,岩體會因冷卻而龜裂成五、六角形的柱狀節理。此節理的排列方式取決於熔岩流出時的位置。當這些熔岩在溫度降低後常會隨岩體與地表的垂直面斷裂成柱狀的節理。

澎湖群島的玄武岩熔岩是歷經數次不連續的噴發形成的,其柱狀節理的形態種類變化甚多,岩石的色澤、質感及熔岩規模更是全國僅有,也是全世界少見的地質地形景觀,因而在2002 年被行政院文建會提報為登錄「世界遺產」的潛力點之一。

五、地形特徵

澎湖群島的地貌特徵有三:

(一)熔岩台地組成的方山地形。

(二)地勢南北傾斜,南高北低。

(三)海岸線複雜:

海岸線長320 公里(單位面積長度是台灣的120 ),傲視全台,可歸類為下列三種海岸面貌:

1、海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2、海蝕平台或珊瑚礁的海岸。

3、沙灘或礫灘的海岸。

六、地質構造

在澎湖常見之地質構造有三,為節理、褶皺及斷層。簡介如下:
(一)節理

玄武岩的熔岩流在冷卻收縮時,岩體常會因收縮而產生張力,使岩石產生多角柱狀的破裂,此破裂面稱為柱狀節理。此柱狀節理大多垂直,但也有呈彎曲或各種方向的傾斜,成為澎湖玄武岩景觀中最具特色的風貌。

柱狀玄武岩如呈現水平方向相互交錯之破裂面,則為稱為板狀裂理。

(二)褶皺:

岩石受到壓力推擠,產生傾斜或波浪狀的彎曲,這種現象叫褶皺。褶皺後的岩層如向上拱起叫做背斜,向下凹入的叫做向斜,澎湖的褶皺構造以七美龍埕之海蝕平台及牛母坪之海崖較具規模。(三)斷層:

岩層受到壓力產生破裂後,若破裂面兩側的岩石發生相對的移動,這種破裂面稱為斷層面。澎湖地區較大規模的斷層面見於七美龍埕的東面斷崖。

七、澎湖的水文

澎湖群島無高山阻擋地面水氣,且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又地表逕流不發達,所以水資源不足。為了不使水資源瞬間流入大海,特在出海口附近興建水庫,例如:成功水庫、興仁水庫及東衛水庫。

近年來為了防止蒸發量過大,特建造地下水庫以蘊藏水資源,例如:白沙赤崁地下水庫。

參考資料

澎湖縣鄉土教材編輯委員會(1997)。澎湖地理(上冊)。澎湖:澎湖縣政府。(上述澎湖廳志說明部分,煩請任課教師酌予解釋。)

陳培源、張郇生(1995)。澎湖群島地質與地史。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01 台閩地區行政區域掛圖
Map Showing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aiwan and Min Nan

 

02 澎湖地圖
Map of Penghu
 

 

03 澎湖地質地形及水文相關照片
Photos Showing Geological and Water Features of Penghu Map of Penghu

 

04-方山台地-虎井嶼(蔡志仁攝影)
Mesa – Hujingyu  

 

05 海積地形
Silt Deposit

 

06 澎湖的水文
Water Features in Penghu

 

 

07 澎湖月平均降雨量氣溫風力統計圖表Chart Showing Average Rainfall, Temperature and Wind Speed in Penghu

 

08 地形-方山台地
Land Form -- Mesa  

 

09 澎湖自然環境特色-氣候與水文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enghu – Climate and Water Features

 

10 澎湖自然環境特色-產業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enghu -- Industries

 

11 澎湖自然環境特色-交通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enghu -- Transportation

 

12 澎湖自然環境特色-聚落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enghu -- Settlement

 

 

13 澎湖交通路線圖
Map Showing Transportation Routes in Penghu

 

14 澎湖對外空運圖
External Air Transport from Penghu

 

15 澎湖交通工具與設施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Facilities

 

16 澎湖交通與生活的圖片
Transportation in Penghu

 

17 澎湖花火節(蔡志仁攝影)
Penghu Festival of Fireworks

 

18 澎湖風帆活動
Windsurfing in Peng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