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竹灣林地(完整版)       竹灣國小校長  陳仁和  撰稿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漁者知澤,安於其所而已。」(宋.蘇澈:超然臺賦並序)

附錄一:走訪竹灣林地寫作大綱 及前置作業(附:訪倓大綱、蘇轍超然台賦並序全文、超然解說、蘇軾超然台記連結)

附錄二:保安林的種類和沿海保安林的功用

 一、滄桑造林史
      
日治時期從1895年起,經過多年試驗才確認銀合歡、木麻黃是適合澎湖的樹種。1902年起設苗圃育苗造林。1913
年西嶼小池角開始有保安造林(另兩處為馬公風櫃尾、白沙岐頭)1914年並設有小池角苗圃(另三處苗圃在紅木埕、湖西、大赤崁)。但經過70多年,澎湖的造林成效始終不彰。(參考資料: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p086-087))
    1980
年起使用挖溝築堤的方式造林,西嶼的竹灣、二崁等地大規模造林成功(另四處為湖西苗圃、中寮,馬公五德、菜園)。但後來因為韋恩及露絲等颱風的侵襲,澎湖林木幾乎全軍覆沒。
    1992
起農委會在澎湖成立造林工作隊,推動澎湖造林計畫,澎湖開始種植抗鹽性較高的南洋杉、毛苦參、白水木、檉柳,以及萌芽力強的木麻黃、黃槿、草海桐,以混植的複層防風林方式來造林,並且不再採用以往以海岸防風林為主的造林模式,改由內陸、社區、學校,逐漸延伸到海岸造林,達到全面綠化澎湖的目標。而澎湖各公路1991
年起也成功地栽植了以南洋杉和檉柳為主的行道樹。(參考資料: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088-90)

西嶼鄉澎三縣道行道樹-南洋杉和無葉檉柳

西嶼竹灣段濱海公路行道樹南洋杉和海桐

 

 

二、村民的禁地

竹灣有西嶼最大的人工造林地。從竹灣與合界交界處的後灣、白沙尾,經過遊客戲稱的小門「麥當勞橋」,沿著竹灣西海岸到港子喉,共有35公頃。從港子喉到新舊兩座垃圾掩埋場的西埔尾共有21公頃。另在繼光車站的西南還有7公頃的區外保安林。這一片廣達63公頃的人工造林地,約占竹灣面積287.5公頃的五分之一強。除了澎湖造林工作隊辛苦的同仁會去那裡植樹、養護,還有幾位從事牛羊畜牧的養殖戶會在那裡出入外,社區的居民很少有機緣進入林地。體會一下林地的幽暗寂靜;欣賞一下林地外的沿岸風光。

 

竹灣區外保安林在繼光車站西南。

過了小門麥當勞橋就是煙墩仔城海岸林了。



竹灣區外保安林林間道路(南北向)
 



竹灣區外保安林林間道路(東西向)



竹灣區外保安林周圍產業道路(東西向)
 



竹灣區外保安林周圍產業道路(南北向)



 

三、難忘紫菜礁
   
    紫菜礁在煙墩仔城林地西邊,是一處良好的避世祕境。平常人煙罕至,只有少數內行的釣客會來此享受拋竿觀浪之樂。我幾乎每個月會來此靜觀萬頃波濤;獨步蠻荒古岩;臨崖仰天長嘯;諦聽頑皮海浪戲弄厚實岩塊。讓原始風光,滌淨心靈塵埃。紫菜礁東邊淺水窟裡,野生水蕨、黑仔荸薺與蕹菜任意滋長,迷你的溼生天堂,到處生意盎然。而夏日裡溯溝穿越荒煙蔓草,也可在短短的旅程裡,一償「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之冒險樂趣。
 

從海上看煙墩仔城海岸林和紫菜礁。

紫菜礁位在煙墩仔城海岸林西側。

腳穿止滑鞋,小心翼翼扶著玄武岩壁採訪去。

隆冬紫菜礁,採收紫菜、拋竿觀浪人兒正忙。


 

四、神祕的水塘
   
從前竹灣西部的田野,土路邊到處挖有連綿的水塘。牛喝水,蛙鳴叫;豆娘、蜻蜓點水,水黽跳,好不熱鬧。後來連綿水塘改成直不攏通的水溝,看連綿水塘的樂趣就成了絕響。有一次,文光國小洪清林老師告訴我:從google的空照圖上可以看到紫菜礁南邊好像有個圓形的水塘。我們如獲至寶,因為當時我們幾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輔導員正在到處調查找尋澎湖的水生植物。我和清林按圖索驥,興奮地從煙墩仔城林地南邊往西海岸林地找,結果就在海岸邊,我們發現了這個神祕的水塘。水蕨、過長沙迤邐生長,還有很像水蘊草的水王孫,這種我從來不曾在澎湖見過的水生植物,竟然也在這裡出現,我們真是喜出望外。後來又找到了異花莎草、印度茨藻、毛三稜等。這裡真是個既神祕又生態豐富的水塘。感謝挖這個水塘的人,您們可能只是造林時挖來取水用的吧!但您們此舉讓竹灣的水生植物生態更豐富了,也讓我又圓了幼年愛玩水塘的夢想。

 

水塘長了滿了水蕨和水王孫。

洪清林老師在google上發現這個水塘。



竹灣區外保安林北面直不攏通的水溝
 



早春裡神祕水塘的面貌

 

五、寂靜的林地
   
西嶼的林地分布範圍與面積,根據造林工作隊許技士乃輝兄提供的資料,列表如下:

一、區內保安林  (面積單位換算:1平方公里=100公頃,1公頃= 10, 000平方公尺)

林地名稱

面積(平方公尺)

面積(公頃)

位置

備註

橫礁合界

129,068

13

跨海大橋à後灣

 

竹灣()

349,363

35

白沙尾à港子喉

竹灣海岸保安林小計56

竹灣()

210,639

21

港子喉à西埔尾

大池角

154,017

15

大池西海岸

 

小池角

77,196

8

小池角水庫附近

 

小池角

68,868

7

學仔尾

 

已種小計

 989,151

 99(約1平方公里)

 

西嶼面積18.314平方公里,故區內林地面積約占西嶼鄉面積的1/18(尚未計入區外保安林面積)

內垵

49,692

5

外垵國小西坡地

未種

外垵

146,274

15

外垵公墓

未種

二、區外保安林

林地名稱

面積(平方公尺)

面積(公頃)

位置

備註

內垵

 

8

西嶼東台附近

軍方所有

竹灣

 

7

竹灣繼光車站路西南邊

 

二崁

 

未提供

原僑光營區

營區建物已經拆除,2009.03造林中。

池東

 

未提供

原生明營區

已種小計

 

15

 

 

  此一廣大的林地,或面臨陡峭海岸,或為公墓用地,或因不易進入,成了一片寂靜的世界。
(
感謝許技士乃輝兄2009212日於澎湖造林工作隊辦公室接受訪問,提供豐富的資訊)
 


          西嶼林地走一回
 

合界后螺海岸林

合界山仔后海岸林

竹灣後灣白沙尾海岸林

竹灣西海岸林地

竹灣西海岸礫灘

竹灣港子喉海岸林

大池漁港西北邊林地

小池角水庫林地

池西學仔尾靈骨塔西邊海岸林

西嶼東臺海岸林

 

 

六、荒蕪的田園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雖然心裡有點毛毛的,但是為了實地了解西嶼的林地,我還是選擇比較熟悉的合界與竹灣的林地去闖它一闖。還好原本無路可通的地方,因為造林的緣故,用挖土機開闢了一條條的土路。我騎著摩托車穿梭在有路可通的林間;無路可通時就帶根銀合歡枝,步行踏查。林地間雜著原先的田園。有的田園被政府徵收成了林地;有的田園則任其荒蕪;有的田園成了私人的墓園。但各村落仍有少數勤勞務實的農民守著田園,架起防風網,種植花生地瓜,高麗菜、番茄等蔬果。林地看起來有點凌亂,有些防風網東倒西歪,澎湖的狂風吹得林木畏畏縮縮地,叫人看了好不心疼。小時曾經和母親辛苦整理,鋤草、澆過水的「後面絲」旱田早已成了林地,勉強進入看看!徒增唏噓而已!因為美好的田園已無人可耕,不作為林地,也成了荒地。田園將蕪胡不歸,時不我矣,也只能徒呼負負!


 

三江金鑾夫婦守著「厚殼仔」田園種花生。

天庸鳳琴夫婦守著「後產仔」田園種蕃茄。

 

 

    

七、傷心港子喉
    
「港子喉」的「池裡」是竹灣祖先從金門渡海來台最先登陸的地方,是竹灣的聖地。如今田園大都無人耕種,任其荒蕪。只有妹妹秀雲和少數幾位從小訓練有素的農婦仍守著葫蘆井或淺水井,種種竹子、香蕉、玉蜀黍和胡瓜、菜豆等。港仔溝北邊的田地已被徵收,成了張牙舞爪的林地。港子溝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垃圾堵塞了出海口。這條小山溝是我最先發現水蕨、青萍、羊蹄和單葉鹹草的地方。以前經常帶著竹灣國小的同仁或學生到此佇足學習,是一處原始的水生植物教學觀察區。如今「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而最令人傷心的是在港子喉南邊的西埔尾連續蓋了兩座垃圾掩埋場。目前垃圾場週圍也圍起防風網,大量造林。但可悲的是通往海邊的道路殘破不堪,碎石路坑坑洞洞,令人不忍卒睹!


 

為芝秀雲夫婦守著「池裡」田園種竹子香蕉。

只有垃圾場,沒有產業道,大家用力推吧!


 

 

八、萬徑人蹤滅
   
每次到菜園苗圃領取苗木或做植物生態調查時,總看到有人在林間小路漫步,享受芬多精的薰陶。如今看到天人湖、菊苑、東衛林區、雙湖園、菜園溼地及興仁水庫等林地,已開始逐步規畫成為澎湖最大的「森林休閒公園」,真是要由衷地給農漁局林務課和造林工作隊的「有智之士」鼓鼓掌。但是回過頭來看,想到西嶼最大林地--竹灣林地「萬徑人蹤滅」的景況,又強烈地感受到城鄉之間的差距。其實目前的西嶼鄉民,每天走馬路運動的人口已慢慢增加,而走馬路其實是不太安全與不太衛生的。竹灣既然有西嶼最大 又最平坦的區外保安林,在繼光車站附近交通又方便,如果能利用原有的林道加上附近的產業道路規畫為村民散步運動、欣賞森林美景的地方,增益造林的附加價值多少能讓村民感受得到。村民們或許對於政府每年花大筆錢來造林,會因此而有初步的認同。
 

 


欣賞林木之美:竹灣造林樹種圖說
 

小葉南洋杉


肯氏南洋杉

木麻黃

無葉檉柳


黃槿

臺灣海棗


白水木

水黃皮


臺灣海桐


海桐(2009.02.02攝於竹灣濱海公路)


草海桐

稜果榕

  

 

九、森林的海岸
   
澎湖的海岸保安林顧名思義就是位於海岸邊防風、防砂、防潮、涵養水源兼具國防作用的保安林。以往海岸是海防的重點,是鄉民的禁地,設有碉堡防守。如今大部分的碉堡已塌,海防已撤。這片幽暗的森林仍然是一片杳無人煙的森林;綿延的海岸仍然是乏人問津的海岸。2009年二月初那幾天,我獨自一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闖入海岸林,看到了四通八達的林間道路,也看到了森林邊緣的海岸之美。
   
如果海岸與森林兩相結合,其美景自是另有一番風情,絕不下於陸地的森林休閒公園。尤其合界到竹灣西海岸,文石鼻、赭紅的赤石早已享有盛名,灘岩、沙灘、礫灘、石柱、風化石、海灣、岬角,諸多賞心悅目的景點,各異其趣。西嶼西海岸處處都是觀賞地質地形的寶地。若能挑選數處安全無虞,景點別緻之處,配合幾條森林步道,營造觀光祕境,讓遊客、鄉民休閒有個不同的選擇, 必能增益造林附加價值,讓造林之光全民共享。

 

竹灣白沙尾海岸林下俯拾皆是可愛風化石。

竹灣白沙尾海岸林下歷盡滄桑的灘岩。

 

附錄一:走訪竹灣林地寫作大綱 及前置作業

 

附錄二:保安林的種類和沿海保安林的功能
資料來源:新竹林區管理處
(可點選)

一、保安林的種類:
(
)以事業區位分:
  
有區內保安林(坐落於國有林事業區內之保安林)和區外保安林。
()以設立目的分:
  
可分為水害防備保安林、防風保安林、潮害防備保安林、煙害防止保安林、水源涵養
  
保安林、土砂捍止保安林、飛砂防止保安林、墜石防止保安林、防雪保安林、國防保
  
安林、衛生保健保安林、航行目標保安林、漁業保安林、風景保安林、自然保育保安
  
林等15類。

二、沿海保安林的功能:
 (
)機能上的功能:
 防風、防砂、防鹽霧、防潮水。
 
()生態上的功能:改善地力、改善微氣候、提供生物棲息地、增進景緻。